金鸡报晓!大年初八,兰棉集团传统的新春第一个开工日,隆隆的机声开启了鸡年忙碌又充满新希望的工作模式。节前的总经理办公会上,姚总代表总部清晰、准确地给万舟生产部下达了2017年的工作任务:以32S为标准,日产50吨,吨纱用棉量普梳1.06吨,精梳1.32吨。针对这一目标,我们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展开工作:
- 目前万舟平均车速在16000转/分左右,折标产量42-43吨/日。为达集团目标,就必须尽快提高车速到18000转/分,且千锭时断头控制在15根以内。为此,开班生产正常后,我们就立即启动提速工作,结合设备逐台整机,调整工艺参数,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车速全部调整到位。为调动全员“保质量、抓产量”的积极性,将不仅对运转班现有工资方案中绩效工资考核这一块进行适当调整,适当拉大同班同工种之间产质量完成好坏的奖惩力度;适当突出运转挡车工操作水平高低优劣的奖励差距,对能达操作优级、一级者进行鼓励,对完成学徒学习期后仍不能晋级进档者进行强化培训,经济考核,甚至淘汰。鼓励操作水平好、平时产质量完成好、有能力的人员逐步多看台,以提高其工资收入。相反,对操作水平低、产质量完成排后者将限制其看台数,并且对有关的运转服务的设备维护人员和电器、空调人员的绩效工资与产质量挂起钩来。
设备队伍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状态的优劣,设备状态的优劣又直接影响到效率和产量。设备不仅要尽快完善现有维护周期率和准期率,加大内部质量检查和考核力度,尽快制定各工序设备完好率的标准,在万舟公司范围内进行自查和互查,并迎接集团“5S”小组的检查,切实当好运转的后盾。
- 集团下达给我们的用棉指标是普梳06吨,精梳1.32吨,这是一个关系到整体经济效益的硬指标,也是我们万舟人必须全体努力跳一跳才能完成,又必须想尽办法完成的指标。所以,生产、供应、销售等部门应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在生产为销售服务的前提下,合理协商、搭配好各支别的开台数,开好每月一至二次的配棉会,有计划地做好配棉工作;生产技术部须尽快完善内部工艺管理制度,严肃工艺纪律,根据不同时期原棉内在质量制订出合理的各工序落棉率和各项内控标准。对达到关车线的机台坚决实行关车整改达标才能开车制度,并与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绩效工资挂钩,落实落棉率和落棉含短绒率的周期检测工作;做好原棉入库各项物理指标的验收把关和筒子出库重量的监控工作。不拒涓涓细流,才能成为大海。
水、电、气和纺织专用器材的管理尽快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完成指标与否同绩效工资挂钩。电是整个消耗的重中之重,提高产量是降低吨纱用电的主线,日常工作中每一个细小环节的节电也是不容忽视的。集团“5S”检查和我们自查中发现的长明灯、长流水、不合理用气现象也经常被查到,也表明我们管理的漏洞。纺纱厂纺专器材消耗很大,我们一定要贯彻集团的指导思想:在保证产品质量,不增加消耗的前提下,提供至少三家备选供应商,由供应部全权负责采购。我们绝不搞暗箱操作;做好宣传鼓励工作,发动大家积极向《员工心声》投稿,并搞好万舟自身的宣传栏,把生产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及时报道出来,把集团的指导思想及时传导到每一位员工。
- 达成并完善以上工作是完成集团交给我们任务的基础,不用讳言。达成以上目标是有一定困难和阻力的,面对困难,习大大早就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不要逃避责任,不要放弃信心”。年前的工作中,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为了能让外地员工安心提前回家过一个团圆年,不顾疲惫,连续十几、二十几个小时连轴转,确保了开台和效率的正常。放假后,电工班、空调班人员检修加班直到腊月二十九,为节后生产保驾护航;很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工作经验,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一切,既体现出了万舟人是一支能打硬仗、素质过硬的队伍,又让我们对战胜后面的困难充满了无限的信心。我们坚信:有我们全体员工的齐心努力,有管理层的带头垂范,有兄弟部门的协助配合,更有集团的鼎立支持和集团关于以“5S”为抓手的绩效考核单项奖励政策的出台,我们一定能做好我们该做的工作。“宁用汗水赢掌声,不用乞求换怜悯”,不等不靠,只争朝夕,让我们撸起袖子一起干吧!
万舟生产部 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