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离不开皮辊,在纺纱过程中,尤其是纺一些高端纱,皮辊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之大占50%之多,可见一套好的皮辊在纺纱过程中的重要性。
15年底随着细纱机的到厂安装,第一批48台共28800套牵伸皮辊也随机到厂。当我对这批皮辊组装时发现,皮辊与皮辊壳的间隙太小,几乎没有间隙,根据我多年来对皮辊的使用经验,这样皮辊由于间隙过小,在纺纱时更容易积花、缠花卡死导致皮辊磨损,直接影响成纱质量。我把这一问题及时反映给领导后,把没有到厂的剩余28800套皮辊在厂家套制时把皮辊与壳子间的间隙放大,从而避免了这一严重问题。到今年开车时,第一批的28800套皮辊只能勉强上车。皮辊上车使用后,间隙小的比间隙大的皮辊明显积花、缠花严重,过桥齿轮卡死的现象也多,导致皮辊损耗严重,影响成纱质量,直接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为了降低损耗,提高成纱品质,按雷总要求对这批皮辊进行改良处理。铝衬套胶辊在制作时是一次成型,不可二次加工,要想对它改良难度可想而知。当时我想了两个方案,第一是对这套皮辊进行报废,但是对这几乎没怎么使用的皮辊报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粗略算一下这批胶辊价值就有20余万元,如果报废再重新套制,一反一复就要40万元以上,浪费极大。雷总也指示这一方案绝对不行。第二就是把皮辊切割一部分,使皮辊与壳子间的间隙放大。当时雷总考虑到数量之多,皮辊房的工作也紧张,便安排采购胡经理带几套委外加工,结果切割是可以的,但割出来的胶辊有毛边,纺纱时容易挂花,不实用。雷总决定由我们自己来切割,我经过几天几夜的思考琢磨,便利用废摇架做了一个切割工具,利用细纱机的罗拉转动对皮辊进行切割,结果切割还算成功,切出来的皮辊没有毛边,但是效率太低,一个小时只切了十来套皮辊。如果切完这些皮辊需要几个月时间,从时间上是不可行的,再加上皮辊房工作紧张,最终也否定了这一方案。可是皮辊随着上车时间的加长,夹花、卡死皮辊的现象也越加严重,每天都有三百多套皮辊损坏,严重影响了成纱质量,增加了吨纺成本。当时我暗想,一定要把这些皮辊改良,把这些想要报废的皮辊重新利用,降低吨纱成本。
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把皮辊退出三毫米,使它与壳子间的间隙放大,但这种方法是皮辊行业中从来没有过的,如果不好的话,皮辊就会在纺纱过程中长期加压与上罗拉轴承移位或直接脱掉,对纺纱质量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冒然去试。第一次我只做出二十套皮辊,上车使用观察一星期左右,结果质量还稳定,没有移位的皮辊。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我的信心,接下来准备弄一台车六百套皮辊上车观察。经雷总同意后,很快六百套皮辊退压完成回磨上车,观察使用一个月左右,纺纱质量稳定,皮辊积花、卡死现象明显减少,不过有一套皮辊移位脱出,但我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已经出乎我的意料。我把这一个月的使用结果汇报雷总后,雷总很高兴,决定让我用最短的时间把这28000套皮辊全部退压。为了使退压后的皮辊百分之百不出现移位脱出,我们在退压时还把皮辊的上罗拉轴承顶部油渍擦干净,抹上胶水,退压时使胶水渗透到皮辊与轴承新的接触面,大大提高了皮辊的稳定性。直到12月初,这批皮辊基本退压完成并回磨上车,而且成纱质量稳定,皮辊没有移位脱出现象,大大减少了皮辊积花、卡死现象,也对清洁牵伸部位卫生带来方便。从原来的每天损坏300多套皮辊降低到现在的几十套皮辊,减少了因皮辊转动不灵活而纺出的疵品纱,成纺质量明显提高,直接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
这次皮辊改良创新为公司节约了20万的成本,也在皮辊行业中突破了传统观念,把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
万舟纺织 邢跃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