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精髓 融会贯通 突破难点 实施有效
——三论集团单项奖
编者按:
集团公司连续推行的5S管理,对提升公司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绩效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出台,总会遭到习惯势力的抵制,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目前有二种声音比较常见:一是认为5S管理太严苛了;二是奖项为什么不同工资一起发放。究其原因是“排排坐吃果果,阳光普照语雨露均沾”吃大锅饭的老习惯在作怪。为此集团公司“5S”督察组长云和平上期发表两篇文章加以阐述,本次又发表《三论集团单项奖》的文章,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各种奇谈怪论。希望各班组对照学习,提高认识,开展一次解放思想、推进“5S”管理的大讨论,使全公司“5S”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一些反常现象的存在,既有以往国有企业吃大锅饭形成的陋习作怪,又有小农经济思想残余在工业企业中的死灰复燃。如任其蔓延,就会使整个团队如履深渊,所有努力将化为泡影。这正是我们打造现代企业必须正视的要害问题。如不抓紧,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都将受到侵蚀,企业的正能量受到摧残。所以公司上下要形成合力,看准的事就要以一贯之的抓紧、抓实、抓到底,半点也马虎不得。
今年,集团“5S”督查小组组长云和平已连发两篇小文,重点阐述了集团设立和发放“绩效奖”和“5S”奖的初衷及目的。本文旨在以工作探讨为题,重点理顺“5S”推行当中应注意的要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推行“5S”管理绩效专项奖项?
企业的属性是通过制作产品销售产品而获得利润,在不断生产、不断销售中增强盈利能力,从而在良性互动中发展壮大。我集团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集团公司总裁姚瑞鹏先生曾多次郑重告诫我们,5S管理的优势要通过落实才能体现效益,唯有“越抓越紧、越抓越细、越抓越严”方能达到效益最大化。而为敦促落实所推行的检查手段、奖励手段、惩罚手段,是一种驱动、激励措施。当前通过推行专项考核所产生的两个奖项以及奖金发放,是与基本工资有明显区别的激励机制。所以,分二次单独发放,从产量、质量、能耗综合考评中得出的科学数据,以好中选优,以优取胜而实施绩效奖励的方法。
二、为什么说5S管理必须一以贯之的严查考评?
集团公司设立二个奖项的初衷是为了增加全员的劳动收入,它的本意是通过清洁生产、节能生产、优质生产达到利润的最大化,避免盲目追求产量而不顾质量、耗损原料、得不偿失的无效劳动而采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对勤劳者的鼓励,对偷懒者的惩罚的考核手段,全面提高全员质量创优水平,提升创优盈利水平,使集团和个人的利益得到双赢。任何一项先进的管理制度,都有一个认识过程、熟悉过程,它的特性是优秀者辛勤劳作而获益之愉悦,劣者投机取巧而少得之阵痛。久而久之,优者更优,劣者变优,齐头并进,全员整体水平提升。
为有效推进此项制度,以产品质量考核和平时检查评分为抓手,以每次指标细化后得出的结果而定绩效奖励。得分率高、增产创收、节能降耗当然收获多,因此,即使同一单位同一工种、个人之间因产品质量不同,能耗大小不一,收入就不一样。公司专门设立督查小组,就是以制度化、常规化的硬性办法推动制度的落实,力戒制度硬、执行软的弊端。
三、为什么“软、散、懒”的现象屡禁不止?
此项工作从开展至今,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受到习惯势力的抵制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有以下六点:
1、有的单位(部门)工作成效一直提升不大,部分员工对存在的很明显的问题点视而不见;
2、部分管理人员作风拖拉,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能拖则拖,对员工反映的问题能敷衍就敷衍;
3、部分员工工作不到位被检查到问题时大言不惭地说:“你扣吧”,可真到拿钱时少了三、五块钱就很不高兴,抱怨有之、骂娘有之,甚至直接以辞职不干来威胁的也有之;
4、检查到的问题点要么异地再犯,要么迟迟整改不到位;
5、极个别部门在分配上仍在吃大锅饭,管理人员不敢去检查督促考核;
6、在检查中仍存在蜻蜓点水,只看表面上问题而不能深入仔细解剖到位。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最该反省的是谁?答案是肯定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检查组成员包括集团“5S”督查小组,都应该做深刻的反省。在管理和检查的过程中,因能力不足而怕得罪人,因知识面不够而致工作不扎实、查不到问题点等,都可能导致以上现象的重复发生。有少数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不作为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
问题的症结已经十分明显揭示清楚,现在最关键的工作着力点是:“抓住要害、多措并举、形成常态、永不松劲”。这是“5S”小组的工作出发点和着力点,望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以事关“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来对待。
集团办公室